时间:2013-12-31 来源:浙江日报
国际投资大师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如何通过理性投资、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一年,“中国大妈”因抄底黄金而一举成名,同时,中国的股市也是风云迭起、跌宕起伏,曾经是“中国大妈”最爱的银行理财和储蓄在一季季的“钱荒”下,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是一浪盖过一浪。互联网金融逆势崛起更是成为一批理财“黑马”。
股市:冰火两重
2013年,创业板全年上涨幅度超过77%,而上证指数对应的却是下跌5.2%。鲜明的对比下意味着这一年股民完全不同的两种表情:成功押注创业板的投资者可以在2013年赚得盆满钵满;但投资酒业、黄金股的,恐怕2013年的资产市值要拦腰对折。
银行:“钱荒”
6月20日,中国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钱荒”一季来临,银行告别暴利时代。为了揽储,一浪盖过一浪的理财产品“破6”继而“破7”,宁波银行等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年收益率高达7%以上的理财产品。
12月,银行“钱荒”二季来袭。有数据显示,中国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涨至6%以上,触及6月来最高水平。大考临近,资金紧张,银行也为最后的揽储冲刺各显神通。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依然是一大“法宝”。
利率市场化的脚步已临近。2014年,存款保险制度要推了,利率市场化要再进一步,新改革考验银行的同时,也考验着“中国大妈”的理财抉择能力。
网络理财:后来居上
11月14日,余额宝的规模突破1000亿,用户超过3000万,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的诞生,并不是简单的用户数量和天弘在货币基金规模上的突破,引爆了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10月28日,百发开售,4小时销售额突破10亿。再接着是数米基金、携程宝等面市,最高的携程宝收益率甚至可突破16%。
2013年,成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的热度也让传统金融机构银行“黯然失色”,四面楚歌。幸而,两强相争,最终的受益者还是广大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