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兴化老字号“万兴大典”将恢复原貌
发布日期:2013-09-12

时间:2013-09-13  来源:泰州晚报

 

兴化已出炉修缮规划,目前已送审
   昨天,记者从兴化相关部门了解到,老字号“万兴大典”修缮规划已经出炉,有望恢复其往日风采。
以童叟无欺盛名
    在古兴化城,典当行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最负盛名的,当数位于北城外大街(银北门)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万兴大典”。
“万兴大典”,占地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共有大小院落7座、大小天井9个、上下楼房屋64间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平房,外加门楼、营业店面等辅助建筑共有近百间房舍,建筑布局合理、结构奇巧、造型独特,用上等杉木、大青砖精心设计,融江南、徽式建筑风格于一体,集当时国家及地方仓储、保密机构建筑特点之大全的建筑楼群。
   “万兴大典”至上世纪30年代歇业,经营时间近200年,共传世六代,业主奉行诚信经商、童叟无欺的经营之道,业务范围和服务质量为兴化城当时典当行业之首。曾对兴化及周边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2001年,有关专家对“万兴大典”建筑群进行了详细地实地考察后认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古代当典建筑中实属罕见,具有重要的保存、研究和利用价值。当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有风貌将恢复
    兴化市文广新局文化遗产科相关负责人说,作为老字号,“万兴大典”具体规划由江苏省建筑园林设计院设计的。“万兴大典”从上向下俯瞰,整个建筑群恰似三个既重叠又分开的“日”字形状。
    当年的设计者将三座既连又分的楼宇用若明若暗的通道勾通,上下、左右楼之间互为通畅无阻。一遇紧急情况,又可随时随地关闭其中的门道而使其独立成单元。整个大典建筑形成楼串楼、楼连楼,明室与暗室相配套、大室与小室互交错,格局宛若迷宫。每座楼之间除建有高高的防火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外,所有楼层屋面木椽上都钉有紧密的、经防潮、防蛀处理过的竹篾帘子。这样,即使伎俩高超的大盗,也难以从屋顶翻瓦入室偷盗。
   “‘万兴大典’原有建筑风貌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可作为典当业的博物馆,或金融、货币展览馆等,是旅游业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兴化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利好助小贷典当板块大涨 近3亿资金追... 下一篇:关于加快推进宁波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