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探索文化与金融的最佳结合点
发布日期:2012-08-30

中国文化产业网    时间: 2012-08-28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两个极为重要的推动力:一个是科技进步,特别是基于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及信息管理与处理技术融合对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作用;另一个就是金融推动,特别是文化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对文化艺术资源的聚合作用。在这一进程中,科技进步是基础,金融推动是牛鼻子,是关键。所以不断推动文化艺术资源与金融的对接,就成为区域文化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在827日举行的首届黄河三角洲文化与金融论坛(峰会)上,诸多国内专家为滨州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见解。

陈光:“黄三角要搞一个融资洽谈会”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山东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经济区。按照规划,黄三角经济区发展目标是10年完成14个项目的建设。我省曾经委托中国开发银行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做了金融方面的规划。规划显示,要在10年完成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需要投入43000亿。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陈光表示,黄三角实业的发展需要钱,这就需要金融界的支持。同样,金融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实业的发展为依托,需要文化事业的发展作支撑。黄河三角洲除了要搞经贸洽谈会外,陈光提议,要搞一个融资洽谈会,让金融家和实业家对接。本次文化与金融论坛实现了实业家、金融家、艺术家的对接。三者对接,解决了实业家融资的问题,解决了金融家怎么把钱贷出去的问题,艺术家取得实业家和金融家的支持,使文化和艺术也得到发展,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在于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把三者融合。

魏鹏举:滨州应该申报“黄河三角洲中国文化金融创新示范区”

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魏鹏举同时也是大学教师,他表示,这几年做投行的来听文化产业课程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已经把目光集中到了文化产业。从金融领域来看,文化是一个很有潜力和增长空间的新兴产业,黄河三角洲开发文化与金融的大背景是很好的,而且意义非常重大。他建议滨州应该向国家申请一个“黄河三角洲中国文化金融创新示范区”。他认为创新示范区是文化资源非常丰厚,而且开发空间极大的投资热门产业。

他从三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投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目前直接投资的主力是上市,上市主要是指企业的上市,目前滨州已经是上市企业集聚的地方,但是文化企业上市还是空白。另外从“创新”的意义上来说,滨州要由原来的企业上市走向资源上市。

魏鹏举讲到,滨州有许多文化资源,需要知识产权化的确立,比如滨州的剪纸,本来属于公共资源,但公共资源的知识产权如何进行确权?如何调高公共资源准入门槛,设定资产的标准,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来做。把地方文化资产进行梳理,然后进行资产权的划分,形成无形资产,一个一个无形资产再结合我们的特色项目,比如“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园”里面有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项目,有形的项目再加上捆绑无形资产,然后在产权交易所甚至到国外都可以上市。只有资本来了,经营也来了,市场也就相继而来,同时也保护了文化资源。魏鹏举将其称之为直接交易的创新,也就是企业上市带动资源上市。

第二方面是间接融资。目前中国90%的资本是来自间接融资集团,也就是来自于银行。从上市公司的发展来看,直接融资越活跃这个产业就越好。但银行的资本是保守的,直接投资对于银行来说是有风险的。如何把银行的资本从向硬资产的投入逐渐转向创新性、软资产的投入,这不仅是滨州要去尝试的,也是全国范围内要去尝试的。北京、上海等地就通过当地政府的担保,给文化企业引来银行的投资。

第三方面是引导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文化是资源,文化产业其实在是做它的延伸价值。因此必须有效地去结合,从产业这块来看,如何形成有效的投资组合,国外有很好的经验。政府拿一部分钱,引导投行投入文化产业领域。在事业性方面,如何把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引入到文化产业中来,这是未来的大方向。北京市就成立了融资办,制度先行,用专项资金投入文化产业,让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

李小磊:民间资本要争取在新一轮政策中把握机会

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体制性障碍也更加显现: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艺术产业项目投入基本上是以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为主,还没有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另一方面,当前激励社会资金投入艺术产业、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举措和政策倾斜还较少,导致民间资本进入产业的壁垒比较高。

827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中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近日《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出台。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准备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他指出,今年中央财政拿出34亿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平遥古城的建设就是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中央财政予以贴息,今年是第三年贴息。让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将是一个大的趋势。他举例深圳福田区政府直接把文化馆委托给了一个集团来经营管理,企业必须完成政府提出的要求,在此之外,企业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经营获得取得利润。

西沐:推动区域优势文化艺术资源与金融的对接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表示,从目前来看,金融的支持对象多为影视、动漫、数码、广电、旅游等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大型文化艺术企业。而作为区域文化艺术资源主体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却大多难获得支持,主要原因在于民间文化艺术是民间世代相传的无形文化,缺乏对其进行产业规划、发展战略、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构建等的基础性研究。由于没有形成金融行业能支持的有形资产,从而导致金融部门难以将其纳入实体经济范畴对其进行相关支持。

他指出,要破除这些障碍,必须注意将特色文化艺术转化为优势区域文化艺术资源。作为特殊产业形态出现的民间文化艺术更应是在已有资源基础上的创新整合,即从“资源形态”向“资产产业资源形态”的转化。要破除这些艺术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除了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推动区域优势文化艺术资源与金融的对接。

 
 
上一篇:2013艺术品市场:在调整中前行 下一篇: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