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3宁波日报记者周骥
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导致中国经济外部需求不振,出口增长乏力;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问题叠加,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在内外重重考验之下,今年宁波经济走出了逐季小幅回升的增长曲线,来之不易。
在显现困难和压力的同时,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显效,宁波经济运行的许多指标也在逐步释放积极信号,转型升级的步伐日益加快,发展质量不断增强,民生事业发展丝毫没有减速。
■平稳中积极因素增多
统计数据显示,很多主要指标增长速度都在加快,尤其是9月份的“表现”令人信心倍增。
看工业。规上工业生产经历7月、8月的下滑之后,9月小幅回升,当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0.6%,比8月回升7.6个百分点。其中,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加工业9月份的产值达144.0亿元,同比增长11.8%,月度产能已接近去年的最高水平,高于去年平均水平6.1%。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8629.2亿元,同比下降2.4%,比1至8月回升0.3个百分点。与8月相比,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51.4%的行业增速出现回升。
工业出口和利润降幅在逐月缩小。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8369.9亿元,同比下降3.5%,比1至8月回升0.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7.0%,其中9月当月产销率达到98.1%,产销衔接有所好转。
9月,全市规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48.4亿元,是今年单月出口新高;前三季度完成出口交货值1895.0亿元,同比下降7.1%,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升3.9和2.5个百分点。此外,工业生产者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的环比回升,也传递出工业企业供求关系可能回暖。
看港口。前三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3.36亿吨,同比增长4.3%,集装箱吞吐量1197.2万标箱,增长8.0%,增速分别比1至8月回升0.8和1.1个百分点。
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7.5%,水路货物周转量下降1.1%,增速比上半年分别回升0.6和2.2个百分点。
看质量。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4.0亿元、利税723.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1.3%和18.3%,增速比上半年分别回升6.0和5.5个百分点。
9月,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税收收入53.3亿元,增长13.4%,7、8、9三个月增速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84.1亿元,增长6.3%,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35.2亿元,增长5.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前进中加快转型升级
稳中求进。宁波今年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投资增速保持高位,既为增长提供了支撑,又为发展增添了后劲。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9.1亿元,同比增长26.8%,保持高位增长。其中,民间投资完成1053.0亿元,增长24.8%,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92.5亿元,增长18.7%。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04个,合同利用外资37.6亿美元,同比增长0.8%,实际利用外资22亿元,增长4.1%。
进中求好。宁波抓住“倒逼”机遇,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抓有效投资,从“源头”助推转型升级。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投资622.3亿元,同比增长32.7%,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9个百分点。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项目投资领先增长,如医药、汽车、文教体育用品、仪器仪表等行业工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50.6%、154.7%、84.8%和59.4%。
产品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前三季度,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01.3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8.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671.7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快于规上工业总产值7.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19.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高。
全球经济低迷,宁波企业趁势加快“走出去”步伐,境外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新批境外企业和机构174家,核准中方投资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实际中方投资4.3亿美元。我市境外投资遍及全球五大洲100个国家和地区。
■困难中不减民生投入
再难也不能难民生。在经济运行遭遇较大下行压力之时,宁波依然坚持民生优先。
据市财政局的初步统计,今年1至9月,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对民生倾斜力度不减:教育支出完成90.8亿元,同比增长3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58.5亿元,同比增长39%;医疗卫生支出完成40.7亿元,同比增长26.8%……这些与百姓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支出项目,增幅均远远高于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平均水平。
提高收入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基本途径。前三季度,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加,实际增速高于GDP。数据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45元,同比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33元,同比增长7.4%。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6672元,同比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9275元,增长8.8%。
新闻内存
CPI月度涨幅曲线呈V型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是大家关心的民生指数。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与1至8月持平,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曲线呈V型,从1月份的3.9%开始下滑,到6月份为最低点(同比上涨0.5%),7月份开始探底反弹,涨幅逐月扩大,到9月份已达1.4%。
前三季度,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处于“六升二降”的涨跌态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7%,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3.6%,居住价格上涨1.8%,衣着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6.5%;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6%。而从9月份来看,涨跌格局已变成“七升一降”。
统计专家分析,由于去年7月、8月曾出现增速高峰,去年第四季度基数降低,在翘尾因素基本消除的情况下,今年第四季度我市CPI上行可能性很高,但全年仍有望控制在较低水平。(周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