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文化产业园区热背后有隐忧
发布日期:2012-07-05

2012-07-04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当前,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许多地方的一项重要措施。文化产业园区因此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许多地方争先恐后设立了动漫园区、数码园区、游戏园区等,就连一些欠发达地区也赶时髦般地纷纷设立文化产业园区。虽然部分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成为当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其火爆背后也令人忧虑。

 

    一是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翻阅各地的发展规划,影视产业园、音乐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园等文化园区建设一哄而上。殊不知盲目跟风、扎堆建设,最终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利益"蛋糕",很可能是自酿苦果、劳民伤财。

 

    二是定位雷同,同质化倾向严重。有的地方建设的文化产业园区功能雷同,文化含量低。由于门类相似的园区在全国各地纷纷设立,产生了一批不研究市场、只关注政策优惠的"候鸟式"文化企业。

 

    三是"空壳化""地产化"现象严重。一些园区建好后,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来一些并无明显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文化企业。一方面,园区内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园区为企业能提供的都是物业服务;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完全以文化产业之名违规占地搞房地产及其他产业开发。

 

    四是产出效益很低,研发活力不强。文化产业园投资多则上百亿、少则五六亿,但目前只有少数能维持收支平衡,多数园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长期依靠政府在地租、房租、贷款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导致了维持发展艰难,遑论形成提高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必要的,但必须因地制宜。中国区域经济、文化资源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发展文化产业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上一篇:新年定有新气象 下一篇: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