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银监局全面完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
20120630浙江日报
综述
今年以来,浙江银监局以“服务实体经济,扶持小微企业”为主题,通过推动银企对接、组织银行向公众承诺等方式,进一步激发银行业服务小微的内生动力,总体形成了业务功能互补、服务端口覆盖、资金渠道畅通、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与小微企业的经营运行规律、资金需求和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相对接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络。近日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十六条“浙江版”差异化监管政策措施。今年初步计划新增小企业贷款2240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计划的41.64%。
2012年4月9日,浙江银监局启动了2012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峰会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浙江银行业协会组织各家银行发起了改进小微企业信贷方式、增强服务小微企业能力的倡议;40多家银行机构分别签署了开展还款方式创新和信用贷款试点的承诺书,对符合依法合规经营、信用资质良好、经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负债适度和企业主行为规范六条良好标准的小微企业提供相应的还款方式创新和信用贷款服务;工行浙江省分行等10家银行分别与10家科技、节能型企业签订了总额6500万元的小微企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针对去年以来小微企业受要素成本大增等多重因素影响生存困境凸显的情况,浙江银监局进一步提出了“以专营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扶持科技、节能环保企业为重点,着力推动还款方式创新和信用贷款试点明显突破”的“一体两翼两突破”方案。据浙江银监局韩沂局长介绍,下一步,该局将紧紧围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瓶颈、短板,不断创新,全面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专业专注
编织小微企业信贷专营网络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批量化、专业化、流程化”运作,是实现规模效应、提升专业服务效果、扩大点覆盖率的关键。因此,浙江监管部门通过差异化监管政策挂钩等措施大力引导银行建设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支行、专营团队。年度评级中未达到小微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量、增速不低于贷款平均增速”目标的机构将被扣分,经营有特色、小微企业信贷发展较好的银行则获得加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突出的机构在网点设置上也给予倾斜政策。
最近,浙江银监局下发了批量化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批量化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金融专营体系建设。除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银行等地方小法人银行全系统专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外,华夏银行绍兴分行今年已经整体转型试点打造服务小微企业特色分行。
绿色科技
助推小微企业产业转型升级
浙江银监局调研发现,去年以来一些资金资源能耗型小微企业反映的生存困境事实上是产业政策转型、产能淘汰调控的结果,因此,该局坚持以绿色信贷、科技金融为切入点,引导银行业加大对节能型、科创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全力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与省环保厅共同签署“绿色信贷合作备忘录”并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信贷工作的实施意见》,主导搭建的绿色信贷信息共享平台已投入试运行。该平台可及时交换节能环保政策信息及企业环境行为信息,便于配合产业政策方向发挥信贷杠杆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与科技部门合作,推动银行通过设立科技专营支行、创新科技型融资服务方案、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强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同时联合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将专业节能服务产业纳入绿色信贷重要环节,引导银行信贷向节能小微企业倾斜。通过这些行业企业绿色环保高新技术和市场化的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节能减排服务方案,系统化提高企业节能减排转型效率。
无缝对接
主推还款方式创新
由于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短贷长用”和“还旧借新”,以及规模调控背景下部分时点银行续贷无钱,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贷款期限及还款付息方式与实际现金流预期不匹配。部分企业转而介入民间融资形成风险事件。
去年以来,浙江银监局大力鼓励银行创新还款方式和贷款期限,贷款到期前重新授信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适度延长贷款期限,无需重新签订借款、担保合同及办理相关手续,通过“精确测、动态调、滚动放、分期还”,力争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到期与续贷的无缝对接,避免产生不合理的转贷需求,也进一步压缩短期高息民间借贷的生存空间。目前浙江银行中已涌现出“循环授信,随借随还”、“宽限期还本付息贷”、“三年贷”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和产品,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转贷压力。
信用为本
逐步推广信用贷款试点
“抵押担保难”一直制约小企业融资服务。小企业自身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评价难,去年以来部分小企业主“跑路”等违约风险事件又一定程度上损害小企业群体信用状况。针对这一实际,浙江银监局在继续深入推进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的同时,引领银行机构突破传统经营理念,通过对小企业信用状况的科学评估,增进银企互信互利。
该局依托浙江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战略部署,运用小企业产业集群平台信用信息透明度相对较高且便于集合交叉评价等特征,2011年在全辖力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部分银行还专门设立了全部发放信用贷款的微贷中心。
今年,浙江银监局还将加强与政府相关信用管理部门联动,推动改建和完善“信用浙江”网等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提高实用性。
科学惠企
引导优化利率定价机制
2011年以来,在监管部门引导推动下,浙江辖内各家银行普遍结合当前企业实际经营困难,综合梳理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积极采取系列措施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最近专项调查发现,银行贷款定价已较好地体现了对小微企业的合理定价和利率优惠;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实行不上浮或少上浮的优惠政策,并在系统内实行统一的利率优惠浮动区间,允许分支机构在规定范围内灵活下调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杭州银行等4家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目前上浮幅度均不超过30%。
另外,结合今年组织开展的银行业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各家银行纷纷停止了贷款承诺费和资金管理费等相关费用收取和贷款搭售金融产品的行为,并通过加强与优质担保机构合作,积极引导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部分银行合作的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费用平均低于大中型企业0.1~0.5个百分点。
(浙江银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