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温州金融改革“扬帆起航”
发布日期:2012-03-29

20120329日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会议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一是规范发展民间融资;二是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三是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四是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五是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六是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七是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八是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九是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十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一是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十二是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

  金融创新温州乘势而上

  “这对温州乃至对全国意义都非常重大,不仅有利于增强温州中小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为温州乃至整个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温州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标,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其他地区民营企业的信心。”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周德文指出,近年关于温州金融改革的呼声很大,去年温州发生企业老板资金断链跑路事件,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局,主要根源在于金融制度不合理,现行的金融体制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

  周德文还对温州经济发展的瓶颈作了进一步分析。他认为,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要素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可缺的,但相对来说,资金更为重要,它是企业良性循环的血液。目前温州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资本和金融作重要支撑,而金融恰恰又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短腿。一方面温州民间资本很充裕,另一方面企业又融不到资金,致使温州经济发展处于两难境地。

  周德文告诉记者,今年一些企业反映,日子比去年还要难过。“国务院同意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个消息非常令人振奋。我们应该借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东风,好好利用金融工具,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放活民间资本,将大量闲散资金集聚起来,全面调动民间资本活力,使企业在发展中有更充裕的资本支撑,这对民营企业走出困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普遍增强了信心。”通过金融创新,架起企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桥梁,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温州必须借机乘势而上。

  仅靠地方自行改革还有难度

  在肯定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现实意义的同时,周德文对政策下一步的运作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他说:“政府既是方案的制定者,又是改革的推动者,下一步要及时抓住机遇,出台更详细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实施细则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如民间借贷的登记、申请等,都要有具体细则和实施步骤。”

  周德文还强调,推动温州经济发展仅靠一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还远远不够,仅靠政府力量去推动也远远不够,还要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如各类社团组织参与、金融机构自身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等等。现在金融改革还只是一个框架,下一步如何走,还需要不断摸索。

  对于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确定,温州一家商业银行支行行长胡先生对记者说,设立改革试验区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意义究竟有多大目前还很难说,从金融改革方面来看,现有的框架并没有原则性突破和动作,也没有涉及利率市场化改革。此外,金融改革具有极强的流动性,需要形成上下联动机制。目前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都是垂直管理的,如果上面政策不松动,仅靠一个地方自行改革很难推进。地方银行权限很小,不能有太多突破,只能按上面规定的框框条条办事。

  从民间借贷来看,据胡先生分析,温州民间资本发达,但运作不规范。他认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这让民间借贷合法化、阳光化、有序化,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温州也在着手创办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组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但实际运作过程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民间借贷者不会主动去登记,因为很多民间借贷都是悄悄进行,政府也无法论证谁在借贷。

  瑞安一家评估事务所的负责人郑先生告诉记者,温州作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今后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民间借贷应该更加规范化,企业融资困难也会缓解。

 
 
上一篇:新年定有新气象 下一篇: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