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现代舞蹈“水墨神韵”、精彩的沙画表演“生态西峡”、悠扬的古筝演奏《西峡美》、激情的西峡旅游主题曲《龙乡人》,一幕幕西峡美景像一幅幅田园牧歌般的生态画卷……这是日前在西安隆重举行的西峡旅游推介及文化交流会上的精彩镜头。传承家风家训,用先贤文化淳化民风;打造文化品牌,以特色文化涵养“两个生态”;构建服务体系,以文化普惠民生,西峡县围绕建设“文化大县”精准发力,以“文化自信”提振全民创业激情。
用传统文化淳化民风。如何从先贤文化中萃取精华,西峡以“传树争做”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发掘好家风,评议好家训,弘扬优秀先贤文化。目前,该县正组织文艺工作者编印《西峡县乡风乡贤文化》,已收集提炼经典家训家规260余条、现代家训家规400余条。以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单元,“好家风”“好婆媳”“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已涌现县乡“最美家庭”200多个。
以特色文化涵养生态。打造以绿色为主调的生态文化品牌、以“非遗”为主导的民俗文化品牌、以“仲景”为核心的养生文化品牌,西峡打出了特色文化“组合拳”。以恐龙文化、地质文化为主题的恐龙遗迹园和老界岭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5A级景区”;以绿色为主调的G312百公里猕猴桃长廊、鹳河百公里香菇长廊、G208旅游长廊成为西峡三大美丽乡村环线;围绕西坪民歌、桑坪舞狮、丁河高抬、根雕艺术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点培育具有浓郁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民俗演艺产业。同时,以精心策划的猕猴桃节、香菇节、李花节、紫荆花节、乡村旅游节、农耕文化节等为代表,休闲农业已成为对国内外市场有强大吸引力的西峡生态文化旅游升级产品;以全面推进健康养生、健康医药、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健康食材、健康运动“六项产业发展实施计划”为标志,仲景宛西集团以仲景文化引领,逐步构建起大健康医药产业多点发力、集聚发展的格局。
以文化服务普惠民生。作为第三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西峡瞄准打造全省区域性文化高地,累计投资10亿元,完成了县会议文化中心、文化广电中心、时代广场等大型文化服务场馆建设,重点推进鹳河生态文化园和文体中心建设,综合提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同时,文学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民俗文化馆、多功能影剧院等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正规划筹建。目前,该县已建成112个村级文化大院和5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全县19个乡镇、街道均建有综合文化站,299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起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大院。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农家书屋覆盖率均达100%。全年文艺赛事接连不断,仅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队就有200多支,参与人数达3万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