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去年融资1710亿元 分享经济“虚火”旺
发布日期:2017-08-15

来源: 北京日报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指导、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近日发布《分享经济舆情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分享经济发展迅猛,在出行、住宿、私厨、医疗、众包物流、服务众包、教育、知识付费、内容创业、股权众筹十大细分领域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等四大方面问题。
 
  “截至2018年8月6日,涉及分享经济的负面话题有458个。其中,安全保障类106个,服务质量类71个,价格垄断类62个、个人隐私类60个。”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陈音江介绍,其中,“男童骑共享单车致死向ofo索赔700万元”“滴滴加价”“共享单车充值顺利退款约定不明”“央视3·15曝光公共手机充电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事件引起舆论较高关注。
 
  陈音江说,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或个人打着“分享”的名义虚假经营,甚至变相非法融资,不仅违背了分享经济的本意,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而且容易滋生金融乱象,引发投诉事件。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000万人。

 
 
上一篇:书评:用文学的想象召回一座城市的记忆 下一篇:年终盘点:2016文化产业政策正在走...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