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成长型文化企业“知识包”专题 | 不容错过的政策红利
发布日期:2016-10-20

成长型文化企业知识包专题 | 不容错过的政策红利

原创 2016-10-20 Alana 文化产业月刊

文化产业政策红利频出,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文件,在土地、税收、金融、专项资金等方面给文化企业助力。浙江以培育万亿级产业为目标也频频加码,给予企业发展一揽子优惠扶持。


当前文化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是资本市场新宠,也遇到成长中的烦恼。成长型文化企业如何用足用好政策,如何用法律来强身健体,如何与资本市场对话?102324日,全省成长型文化企业政策专题培训班在桐乡举行,为文化企业度身定制课程,邀请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高新技术申报、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管理、IP运营、大数据平台利用、新三板上市业内专家为企业送政策、理思路、解难题,140余位成长型文化企业负责人参与学习。

文化企业不容错过的文化经济政策红利有哪些,轻资产怎么算才有分量,国高申报有哪些窍门,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要点,怎么吸引投资人的眼光,IP运营要避开哪些陷阱,新三板怎么踏,大数据怎么用……小编将整理推出一系列【干货】,供同学们学习分享。

不容错过的政策红利

政策红利对初创期文化企业犹如雪中送炭,今年1010日,《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2020)正式发布,计划到202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文化产业总产出达1.6万亿。

从政策中有哪些新空间和机会,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能利用的政策,充分争取能够争取红利。浙江省委宣传部事业处副处长楼胆群借雏凤清于老凤声鼓励成长中的文化企业,应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大政方针中的新机遇

“十二五以来,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日益优化,其中浙江就出台了《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32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549号)、《浙江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集中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设立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委员会,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口红效益更加明显。楼胆群总结了六个新。

新常态需要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需要挖掘内需潜能、走绿色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大有可为,是为新机遇。随着兼并重组力度进一步加大,涌现出了一批大型骨干文化企业。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1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

信息化催生互联网+”新业态,为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了新平台。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我省阿里巴巴、华数集团、长城影视等企业陆续对甘肃有重大投资项目。金华邮电工程公司收购建成吉尔吉斯德隆电视台,至今共开通俄、维、中、英等语种的118个频道,24小时免费不间断转播我国卫星电视频道10套,自办4套节目。

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旺盛,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去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老百姓消费需求发生很大变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2015年全国票房收入441亿元,增长48.1%,其中国产片票房占61.6%,增长6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浙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很快,有三年两减半等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板块租金仅一元等等。我们还制定了重点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杭州、绍兴等地都有资金扶持政策。

全面深化改革效应不断释放,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环境。比如,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业创造热情、加快文化市场建设;继续扩大营改增试点,进行结构性减税,有利于文化企业减轻税负、增强活力竞争力;立足扩大内需进行消费拉动,文化作为少数几个总供给还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有较大增长空间,有利于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外,我省目前文化产业还存在市场主体规模偏小,产品结构相对低端,文化产品创意和特色不足,文化产品制造业法人单位数占比低且以中低端文体用品制造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产业规划不够科学,存在同质化倾向,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尚未形成错位发展格局等系列问题。要素保障受到制约,文化企业融资难现象仍普遍存在,创意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才相对匮乏,文化产权、版权的评估体系和交易市场尚未形成。这些问题逐步解决,短板拉长将带来新的政策助力。

“十三五规划的空间布局

根据省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我省将形成较为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要素支撑体系和文化政策保障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为建成文化强省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致力于成为,全国文化内容生产先导区,全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引领区,重点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产品流通、文化产品及装备制造等七大领域。

空间上按照依托产业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差异竞争、促进集群发展的布局思路,构筑一核三极三板块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其中,一核指以杭州为中枢的全省文化产业核心;三极指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为节点的区域文化产业增长极;三板块为(1)浙中北文化内容生产与创意设计板块(2)浙东沿海沿湾文化产品智造板块(3)浙西南历史经典与文化旅游板块。引导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带动湖州、嘉兴、绍兴、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城市协同发展。

在总的空间布局下,还有重点区块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20个重点县(市、区),要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发展较好的县(市、区)中,滚动确定20个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

30个文化小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鼓励各地谋划文化产业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产业、文化、旅游协同发展,集聚高端要素,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聚焦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培育30个左右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文化小镇。

4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发布全省文化产业园区评价标准,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发展。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依据主导产业、规模体量、发展潜力等条件,重点培育遴选文化艺术、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数字内容与动漫、创意设计等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明显、服务标准先进的园区,作为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予以培育扶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创新,加强政策支持和融资服务,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能力。

50个重点文化创意街区。围绕特定文化主题,以特色文化产品(服务)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要业态,以促进文化消费与贸易为手段,以城镇、乡村一条或多条街巷构成的开放空间为主要载体,分批建成50个左右特色鲜明、服务完善、产业繁荣、活力充足、氛围浓郁、生活丰富的创意文化街区,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品牌和综合性文化消费场所。

支持创业创新、公共服务、要素保障三大平台;(一)文化精品生产工程 (二)文化消费促进工程 (三)知识产权发展工程(四)对外文化贸易工程。比如,今年收到380个项目,电视剧15部,比如金华宣传部《麻雀》温州宣传部《温州三家人》宁波《人民英雄戚继光》华策《传奇大亨》,纪录片13部,动漫10部集中杭州为主,台州小济公。文学14部。

一揽子政策包

财政扶持政策         

中央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前后出台了30多个文件,初步形成了文化经济政策的体系。

以专项资金为例子,有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国有资本收益返还国有文化企业(省属5家),各市、县(市、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十二五期间累计支持项目3300多个,十二五期间专项资金支持浙江5.89亿元,从2011年为6600万元,增值去年1.7亿元。

省转移支付资金主要范围         

(一)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二)支持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环境、条件建设,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三)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文化单位低价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刺激、培育文化市场消费;

(四)对社会效益明显的优秀文化产品进行奖励,鼓励文化企业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

(五)对能够有效促进所在行业整体发展或社会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项目,根据其外部经济性给予适当支持;

(六)公共财政应当支持且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其他内容。

 
 
上一篇:2016年11月4日财经新闻(语音版) 下一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