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深度】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推出新三板?新三板值得您投资吗?
发布日期:2016-10-29

【深度】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推出新三板?新三板值得您投资吗?

2016-10-27 三板要情

导读

中国A股经历了25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暴露出种种问题,比如股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这一全球资本市场都认可的规律,在中国却成了笑谈......

 

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的中国,股市表现却是“熊冠全球”,监管不利、三公缺失、重融资、轻回报,这些都是造成目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股市一直原地踏步的原因。

中国股市诞生第一天就担负起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解决资金来源,为国企脱困”,可以说中国股市服务政治范畴大于服务经济范畴。上世纪90年代,由于机制落后、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不仅拖累了国家经济,也把中央财政和几家国有大银行的资金大量消耗。股市的获批建立,最直接的动机是要让其为国企脱困输血。这个时候,对这些大型国企来说,永远不用还也不用支付利息的钱就是天上掉馅饼。各地因而瓜分发行指标,把许多养不下去的困难企业和能与特权搭上关系的企业包装上市,到中国老百姓的口袋里去直接掏钱,老百姓天量储蓄就这样被“转化”为资本金,流向了这些企业,从而挽救了中国大量的大型国企和中国经济。这也是造成目前中国最成熟的A股市场背上历史的原罪的原因。

正是由于对股市定位的偏差和浓烈政治的色彩,才使本应是一个“市场化”为主的证券市场,目前更像是“计划经济”为主的市场。制度上的审批制,政治上的特权制,中国A股的红利使大型国企和有特殊身份背景的企业成为直接受益者,而对中国经济做出大量贡献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资本市场应有的支持和帮助。融资难、融资贵,使中国大量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中小企业受尽煎熬,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

而我国的金融体系的另一方面就是以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的间接融资体系,社会资金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银行体系,由银行配置。这种金融体系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银行方面的金融贷款绝大多数都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其支持力度小的可怜。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阿里、腾讯、新浪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内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在A股上市又无路可走,只能远赴海外进行融资,其巨大的成功也回报给了国外的投资者。中国无论是证券市场还是银行方面的金融体系都与这次巨大的创新红利无缘,也与中国的绝大多数投资者无缘,从这一个方面就能看出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巨大弊端。


      

每年的国务院总理工作报告都会讲到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一路说到现在,一直没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个横跨30年的命题!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资本市场也做出了努力, 2009年深圳推出了面向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板,但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高门槛把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再次排除在资本市场的门外,而上市制度也没有任何改变,仍然是行政化严重的审批制,这也导致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特殊身份的企业仍然上市渺茫,或者排队遥遥无期。一个企业的黄金发展期也就只有三年左右,但在创业板上市往往排队就要2~3年的时间,这相当于急需钱的时候没拿到,拿到了钱,企业也过了黄金发展期,时机来的时候没有钱,钱到位了发展的时机也错过了。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通过创业板融资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不仅上市企业数量少,而且还带来了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额等一系列问题,再一次导致了资金资源的错配。统计表明,2010年的超募资金达到2099亿元,超过了20062009年四年募资的总和1837亿元,这些募资由于没有合适的项目可投,要么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躺在银行账上成为食利资本,要么转为所谓的流动资金被企业左右腾挪难察去向,造成资金的极度浪费,与此同时,社会上一大批中小企业因资金紧张而经营困难,宝贵的资金资源如此错配令人瞠目。

2013年底,国务院终于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推出新三板,打造中国第三大证券交易所,直接将新三板推向全国,面向所有中小民营企业,打出了资本市场改革关键的一张牌,而且是另起炉灶,组建股转公司,由其负责形式审查,而不是由证监会的发审会负责实质审核。

新三板是否承担起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这个历史使命?经过两年的发展,新三板在2015年底达到5129家,定向增发的融资规模1216.17亿元,超过创业板,截止20166月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达到7500家,融资规模超过1500亿。以上数据仅是股转挂牌企业的定增规模, 大量在挂牌前已获得PEVC的资金及因挂牌规范、股权融资带来的银行贷款增加并未计算在内,如果加上这些,新三板推出为众多中小企业带来的融资规模已远远超1500亿元。


1新三板实行市场化的注册制

 

以前的A股主板市场是个标准要求极高、基本封闭的俱乐部,但新三板就是一个向几乎所有人敞开怀抱的路边大排档,所有的中小企业只要你有持续经营能力,两年内没有重大的违法违规,都可以通过真实、准确、完整的披露自己企业的信息,到新三板上来展示自己,来寻找股权融资机会,股转公司只做形式审查。新三板是开放的,是真正市场化的“注册制”。


2新三板实行法治化的惩戒制度

 

只讲“自由”、“市场”,不讲“法治”的地方,必将是一个唯利是图、利益熏心的地方,新三板的市场化必须有法制化的护航。这个法制化的市场从今年春节过后我们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各种监管办法、处罚案例纷至沓来。从今年开始,新三板更加注重通过法制化来强化企业质的提升,更加注重通过惩戒制度来打造、维护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企业不敢在这个市场上胡作非为,做恶必被惩戒。

新三板企业上市容易,但一旦违规处罚也重,严重违规退市也容易,优胜略汰,相较于A股热衷的炒壳,炒垃圾股此类纯投机的现象,要更加公平化和透明化。

 

3新三板将资金导入优秀的实体经济

 

A股市场去年到5000多点,流入股市的钱很多。但这些资金都是击鼓传花,在炒股者手里空转,并没有进入上市公司,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且很多是银行的钱跑到股市里面空转,对于拉动实体经济增长没有任何意义。

新三板都是通过定增将投资者的资金注入企业, 用于研发、扩大再生产等,而不是在二级市场上炒作股价,体现了金融的本质。金融最终要服务实体经济,将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里面去,这一点也符合国家的整体战略。

新三板将资金导入实体经济,这是真正资本市场的第三个原因。

现在有人仍然用旧的眼光来审视新三板,觉得新三板最终的归宿和红利还是要通过转板回到A股市场,但我们从政策给与新三板的定位不难发现新三板是与上交所、深交所并列的三大交易所之一,这不是我们随心臆断的,以下两个基石性文件早就明确了新三板的法理地位。

1)   第一个文件,《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201312月),明确指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全国性交易场所一共就三个,上交、深交和新三板。文件发布后,很多人认为新三板虽然是全国性交易场所,但可能只是个配角,是A股的标的储备库。两年后的另一个文件,明确回击了。

2)   第二个文件,《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11月),明确指出“坚持独立的市场地位,公司挂牌不是转板上市的过渡安排,全国股转系统应逐步完善服务体系”。首次明确新三板的独立身份,不是给任何市场做嫁衣的。所以,新三板是一个全国性、独立的、基础证券交易场所,政府、监管层已经对新三板战略定位的做了根本性背书。

目前新三板仍处于成长期,仍需不断完善制度,在这个进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中小企业和资本参与进来,政策红利和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双重红利将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的旧面貌,使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的本质,让中国投资者真正享受到优质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及资产增值。未来,新三板将重新构筑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位,在国家改革的大背景下完成对资本市场的重大革新!

A股?期货?房产?你还在关注这些投资渠道么?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out了!许多关注财经新闻的人最近应该会感到有一个词的热度在持续升温:新三板,但是其相关概念比较模糊,让人难以理解,使人不敢投资。本文告诉你为什么要投资新三板?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推动新三板?

新三板和股权投资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是不是随便买一家公司的股权都能赚钱?如果这个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首先挂牌新三板,不是随随便便任何一家小公司都可以在新三板挂牌的,其次,买哪家的股权赚钱把握更大。股权交易领域的投资将是一片全新的蓝海,资产证券化的大幕已悄然拉开,也是投资者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的最佳时间窗口。

 

现在了解到新三板的朋友是非常幸运的,能够了解到我们国家刚刚推出的新三板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就是资本市场中一块全新的蛋糕。

 

投资新三板,我们做的是股权交易,对于所有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无疑是退出机制,只有合理的退出机制,投资者才可能把账面资产转化为现金收益。

 

举个例子,南京银行在十年前也发行了原始股票,每股面值1块钱,有一个大姐买了,但是在企业还没上市前就以18块钱退出了。看上去她的收益很高,实际上他是被大的机构吃掉了。上市之后,通过增发,拆分,最高翻了几十倍之多。企业的原始股权时可以交易掉的。就像房产一样是有产权证的。甚至还可以把股权拿到银行里面去做抵押。因为这是属于你的个人固定资产的一部分。

 

这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这就是我们股权投资最终的追求!

 

中国进入股权投资时代

 

股权投资,在深化经济改革的中国是最赚钱的投资模式之一。大家知道“营利性”是企业最基本的属性。也就是说只有盈利的企业才是对股东有回报的企业,只有盈利的企业才是对员工有保障的企业,只有盈利的企业才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所以说“盈利”是企业的基础。

新三板的准入门槛也决定了可以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将以企业实际运营状况为重点,这一点与创业板甚至A股企业可以疯狂炒作概念圈钱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意味着对于股权持有者的回报将远远高于普通的股票投资。

 

中国政府为什么推出新三板

 

1中小企业多,融资难

中国有多少家中小企业?7000多万家,上市公司有2490多家,不足万分之一,相当于有99.99%的企业获得不了资金的支持。而中小企业刚刚发展的时候最缺的就是资金,没有资金的支持企业就获得不了很大的发展。而银行贷款通常很难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这条路走不通那只能走民间借贷,甚至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的成本是很高的,很多中小企业在一开始发展的时候很多都被高昂的利息给拖垮。中小企业的不良发展,也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2民间资本多,投资难

中国是一个储蓄大国,很多老百姓都把赚到的钱存在银行。但是存款保险制度最多只赔付50万, 50万以上按比例赔甚至不赔。现在最新消息是:中央允许银行破产!只赔存款,不赔理财产品。而且银行的利息低于通货膨胀的速度。而现阶段,房产投资也不在是一个好的时机,很多朋友都不敢买,因为现在的房价让人雾里看花,而未来的政策导向现在也不明朗。
  民间资本也在不断的寻求新的投资渠道,甚至很多人都去做民间借贷。与其对应的是极高的风险。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该如何保障自己的资产安全?如何实现资产增值?现在政府开放新三板相当于是引导民间的资本来投资优质中小型企业。在帮助企业获得融资之外,也给民间资本开放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

新三板是政府搭建的一个连接中小企业与投资者的平台,当一个企业想要去合理合法的在民间融资,就必须要到这个平台上挂牌;而在新三板挂牌则要通过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进驻这家企业去进行为期四到六个月的调查评估,得出一个合理的市值,因此,投资对象的正规性完全可以放心。

什么是新三板

我们来看下官方新三板定义:新三板全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公开转让、融资、并购等相关业务提供服务。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的成立是建设我国场外市场,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是其运营管理机构,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证监会直属机构。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有三点,首先:强调了新三板的性质以及范围:正规(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范围,而不是民间一些非法投资交易所和地方性交易所;其次:讲到新三板是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服务,也就是说,他是准上市公司;最后:国家推出新三板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整个世界的经济都比较不理想的大背景下,国家需要深化经济改革,加速产业升级,促进企业转型;因此国务院搞出了新三板这一新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就是给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现在很多中小微企业发展缺钱,国家又不可能无止境的发放贷款,于是国家搭建一个融资平台来帮助他们吸引投资者,企业获得投资之后可以不断发展进而盈利,这样对于国家经济改革是重大利好,最后投资者,企业,国家,三方获利。

那么投资新三板到底能不能赚钱?从大背景下来说,这是国家为了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推出的项目,因此,投资价值不言而喻。

 

 
 
上一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下一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