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生在本周一的市场暴跌,创下了近六年的单日最大跌幅。市场当时曾认为,融资盘的斩仓出逃,是“1・19股灾”中的主要做空力量。然而,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融资盘并非是“1・19股灾”的主角。
融资盘并未大幅斩仓
数据显示,上海市场在1月19日的融资余额为7520.48亿元,与前一个交易日的融资余额7666.6亿元相比,仅减少了146.12亿元,而当日上海市场的总成交额为4099亿元;融资盘在当日的净减仓额度仅占当日总成交的3.56%。深圳市场的情况也类似,融资盘的影响甚至还要更低一些。深圳市场在1月19日的融资余额为3408.06亿元,与前一个交易日的融资余额3447.03亿元相比,仅减少了38.97亿元,而当日深圳市场的总成交额为2914亿元;融资盘在当日的净减仓额度仅占当日总成交的1.34%。
由于部分股票在1月19日处于开盘跌停无法卖出的状态,为弄清楚融资盘的影响,记者又对1月20日的融资盘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融资盘在1月20日仅有非常少的净减仓。
数据显示,上海市场在1月20日的融资余额为7507.62亿元,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仅减少了12.86亿元;深圳市场在 1月 20日的融资余额为3401.26亿元,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减少了6.8亿元。
而从热点股票的融资盘情况来看,强烈做空的表现也不明显。以中国平安为例,其1月19日的融资余额为311.78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的317.56亿元仅减少5.78亿元,而中国平安在1月19日成交了208.4亿元,融资盘的净减仓仅占当日成交额的2.77%。而到了1月20日,中国平安的融资余额达到320.39亿元,甚至超过暴跌之前。此外,中信证券的融资余额在1月19日、1月20日合计下降了22.06亿元,占这两日成交额的比例约6%。
基金机构或大幅抛售
从龙虎榜数据来看,基金机构或许是暴跌中的重要做空力量。
1月19日,券商股大部分开盘即封跌停,仅国信证券等少数券商交投活跃。从国信证券当日的龙虎榜数据来看,买入前五名的席位中没有任何机构的身影,而卖出前五名的席位中,机构专用席位占了三席,分别为第二名、第三名和第五名,卖出金额均在1.4亿元以上。
1月20日,大部分券商股出现巨量成交,而卖出席位中,机构专用席位多次出现。中信证券1月20日的前五名卖出席位中,第三名和第五名是机构专用席位;海通证券的前五名卖出席位中,第三名是机构专用席位;华泰证券的前五名卖出席位中,第二名和第五名是机构专用席位。而在这三家券商的前五名买入席位中,完全看不到机构专用席位的身影。
周一的暴跌之后,沪上一家媒体曾有过这样一条报道。报道称,上周五证监会调整政策后,某基金公司内部开会商讨对策。面对投研总监和部分基金经理继续看多后市的意见,总经理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现在平仓止盈,董事会之前下达的盈利任务就能顺利完成。但如果不抛股票,盈利缩水造成基金规模排名下降,那么基金经理就要负直接责任。”之后,基金经理们在周一一早抛了大部分的大盘股。“周一中午和同行交流后,我们发现抛股票的机构很多。”该公司一位基金经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