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金融泡沫大时代—15年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
发布日期:2014-12-09

回顾:经济形势不乐观,但资本市场很欢乐(股债市场),收益都较高

展望:明年较为纠结,收益率很低,目前股市估值也不算高,必然会出现一个金融泡沫大时代。

(一)共同富裕公平优先:

中国经济已经下滑了7年,处于工业化后期,环境恶化约束扩张;

增长翻翻目标面临考验:2020GDP翻一番;

增长目标初衷: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更为重要,城乡收入翻一番;

居民收入分配占比趋升,收入超过GDP增速,翻番不难(每年只要GDP增速只要56即可);

就业实为目标,完成难度逐步下降;

重建古丝绸之路:化过剩产能为主权财富,类似美国马歇尔计划:战后经济显著回暖;

贫富差距成为重点,基尼系数显示中国不公平问题依旧较为严重,牺牲公平经济难以持续,从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未来目标降低贫富差距。

(二)改革化解经济泡沫:

促进三大公平:四中全会改革,强调三大公平:机会、权利、规则;

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小政府、大市场,促进财税、行政、国企改革;

司法改革:去地方化、去行政化;

行政改革:简政放权;

简化注册登记:注册企业大幅增加;

国企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此前国企垄断服务业,而现在正逐渐放开(体育、证券、电信服务业,投资比例下降),服务业将逐步转为主导;

财税改革:改革加速,财权下放,事权上收;

地方投资增速下滑(不再考核投资GDP);

*促进要素公平交易:资源品(价改)、土地(土改)、资金(金融改革)、劳动力(户籍改革),除劳动力,其他都将下降;

价格改革:反腐破冰,煤价、油价大幅下跌;

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大幅推荐,开放资本项目,放松资本管制,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国际化,幅度有限(贬值或升值),全球资金过剩,长债利率联动(中美德10年期国债),欧元区负利率,国内依旧具有吸引力,海外过剩资金将会进入;

土地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再转为商住用地,土地征收流转利益链有望打破,增加土地供应,抑制房价泡沫;

户籍改革:最低工资持续上调,加强收入公平分配;

财税改革:市政债优势明显,化解债务风险,利率下降,久期加强,持续滚动性增强

国企薪资改革:各领域都在进行中

(三)货币宽松已成趋势:

回顾:中国负债率高企,13年钱荒:试图高利率去杠杆(效果不佳)。2014年转向低利率,SLF上限背书:年初回购利率开始下降,首度下调回购招标利率10BP(这个型号十分重要),整数关口(预计先会调到3%),侧面印证还会存在降息or降准。

*中国转杠杆:企业居民去杠杆、政府金融加杠杆;

中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制造业处于低谷,企业去杠杆,房地产历史性拐点导致居民开始去杠杆,而金融拼命加杠杆,政府金融部门扩张。

*货币创造脱实向虚:央行降息、量宽不断(央行偷偷做MLF给银行放水);

*国外借鉴:美国去杠杆—经济去杠杆,金融市场加杠杆;

展望:2015年经济继续回落,下半年或企稳,货币宽松长期持续,预测明年回购利率2.5一下,会再次出现降准或降息。

(四)金融泡沫时代来临:

*美国历史:从央行利率和人口的长周期看来,零利率是长期趋势。人口结构与地产周期都会出现影响,劳力减少,工资上升,资本过剩,利率将下降,劳动力更加值钱,零利率或是长期趋势。

*债券、股票基金规模:公募规模缩水,收益率上升,但规模未增加。钱都被中国大妈拿去买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理财快速消灭存款,利率市场化加速。

*银行资金投向生变:由原先主要的贷款和债券,转为现在的非标、股票、债券。

*金融泡沫大时代:每年银行理财新增8-10万亿,债券规模也没那么大,无法满足理财产品的投向需求。由于体量大,即使部分进入股债,股债市表现也将很可观。

*美国历史:货币牛市,然后股债牛市

日美利率与GDP关系:日美利率均降,但股市结局不同(日本、美国结局不同),日本GDP下降、美国GDP上升

中国式去杠杆:增加权益融资、降低负债利率(融资结构:日本债务融资、美国股权融资)

 
 
上一篇: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下一篇:《那萨尔丁》发布暨制播互动研讨会在民...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