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砖五国巴西峰会《福塔莱萨宣言》的公布,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正式破茧而出,落地中国上海。7月15日,金砖领导人对全世界公布,各国将派人轮流任该行行长,首任行长来自印度。
此前,中国和俄罗斯曾经一度有望成为金砖银行的主要出资国,但最终公布的协议显示,金砖银行的架构相当平均:金砖银行初始核定资本是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是500亿美元并由各创始成员国均摊。这个充满“平均主义”的成果,反映了参与其中的各国希望获得同等的话语权。
从胎动到落地,金砖银行的诞生历时两年,其中既有多边合作,亦不乏双边博弈,其中尤以中印两国之间的博弈最为引人关注。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概念早在2012年已经提出。2013年3月,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五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希望以此简化金砖国家间的相互结算与贷款业务,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
财政部信息显示,金砖国家财政部门自2013年8月正式启动成立金砖开发银行的谈判,共举行了7轮谈判。
而这一年来,关于中印博弈的报道不断,一直到7月15日的最后谈判中,印度方面仍不愿放弃将本国首都新德里作为总部的努力,使得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当时甚至有人猜测金砖银行可能要再等一年落地。
《印度斯坦时报》以《金砖银行是印度和中国下一个引爆点》为题报道称,中国不但推动以1000亿美元为最初资本额、建议将总部设在上海,并有意以更高的出资比例,提高对新银行的贡献,使北京对金砖银行的相关事务有更大掌控权。这是印度难以接受的。
在印度人看来,金砖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中国存在两个弊端:一是金砖开发银行的设立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具有较大的冲击,不可避免地触动美国、欧洲等经济体的利益,总部设在中国,必然受到美国、欧洲在其他方面的掣肘,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二是北京极力想争取金砖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中国,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对美国、欧洲做出较大的让步,甚至得不偿失。
金砖五国印度理事会主席坎沃(Onkar Kanwar)在接受采访时说:“金砖银行的建立能让我们五个国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银行中每个国家都应该有同样的投票权。总部在新德里更合适。”
与此同时,外界也出现了支持印度的声音。“新德里挫败中国控制新银行的图谋。”7月14日,英国一家报纸发表的评论认为,中国曾试图推动1000亿美元以获得更大决策权,控制金砖开发银行未来事务,而印度坚决抵制这一方案。这从一个侧面看出,印度把金砖开发银行的成立看做是他们展现国家实力的一个机会。
据龙讯财经采访到的一位专家说,选择上海作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总部可能会损害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国内的评价。“本周早些时候,印度政府希望银行将总部设在印度,这将提振莫迪在国内的支持率,毕竟在就任后的45天,他并没有什么作为。”
不过印度并没有失去所有,根据Teneo报道,印度被授予银行首任行长,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莫迪的失败。
“莫迪政府表示,其之前就设定目标,争取让印度成为金砖国家银行的第一任行长。这一让步可能是最好的弥补损失的第二选择。这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外国战利品可能有助于莫迪平息国内新兴的政治问题。” 印度全球关系委员会执行主任ManjeetKripalani总结道。
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行长通常是由欧洲或美国提名不一样,金砖国家银行为期五年将有一个轮值主席国。至于行长的轮值顺序,则是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和中国。
《印度斯坦时报》刊文称,在印度看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令人喜忧参半。尽管被称是向另起炉灶的世界金融秩序迈出第一步,但印度担心这只是由受控于中国的体系取代西方为中心的体系。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意味着所有金砖国家机构都将成为北京的“玩偶”。这种观点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上海,只会使北京增加掌控权。“大部分职员都将是中国人,”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经济学家拉吉夫•库马尔说,“所有贷款政策都将最终取决于北京。”
不过,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研究金砖问题的狄伯杰教授较为乐观。在他看来,5个成员国有关平分投票权的决定将“抑制”中国,但他也表示“中国可能将改变这种状况。”狄伯杰相信,这个银行将使印度在金融方面受益:“这将有助于印度不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约,为基础设施融资。”
设立银行的同时,金砖国家还成立一个1000亿美元的储备资金池,协助成员国解决短期流动性压力。印度担心金砖国家设立的应急储备基金也“落入北京之手”:在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基金中,中方承诺出资410亿美元,巴西、俄罗斯、印度各180亿美元,南非50亿美元。
7月15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代表中国政府与其他金砖国家代表在巴西签署了《关于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条约》。央行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金砖开发银行和金砖应急储备安排相互独立,在宗旨、规模、运作与决策机制等方面明显不同。在应急储备安排的投票权方面,中国承诺出资额最多,因此投票权也最高,为39.95%。
巴鲁教授说,设立该行表明,新德里承认“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无法阻止中国,只能韬光养晦。”
对于这一结果,一名银行圈人士用“聪明”一词,来形容中国此次举动,“我们这次比较聪明,什么都可以让,首任行长董事长可以让,但是这个庙要在我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