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项目加速宁波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发布日期:2014-04-25

时间:2014-03-21  来源:文化产业月刊

 

  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的全球最大的室内主题乐园之一——罗蒙环球城主体日前结顶,预计今年10月1日,宁波市民就可以在家门口的“迪士尼乐园”尽情狂欢,这个重大项目将为宁波市文化产业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宁波市致力于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先进制造业高地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文化产业在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和优化,已经成为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尤其是2013年以来,华侨城、华强中华复兴文化园、美高梅“中国假期”等重大项目落户、签约、在建,更为宁波文化产业插上飞翔的翅膀。
  
  多个文化产业门类全国领先
  2008 年年初,几个从文化馆下海的年轻人,一起创办了“英皇舞美”。承接宁波市文化惠民演出工程,上海首届宁波旅游推广会、连续四届浙江大红鹰玫瑰婚典等大型展会的设计、布置,组织瑞典爵士乐团、美国福克斯白老虎兄弟魔术团等来甬演出……几年来,公司声名鹊起,成为省内演艺和会展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企业,“英皇舞美”的发展见证了宁波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建设路径。短短几年间,宁波文化产业从单一的影视、文具业、工艺美术等,发展到形成现代传媒、演艺、会展、创意、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一批现代文化产业群。
  据统计快报显示,2013 年,宁波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约316.9 亿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同期GDP 增速7.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4.45%,比上年提高0.29个百分点,整体继续呈现增速逐步加快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共有规上企业1164 家,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8个,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5个,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0个,上市文化企业4家,初步形成了现代传媒、影视、演艺、会展、创意、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一批现代文化产业群,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
  宁波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已有的经济、文化优势外,更主要的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引导。“十二五”以来,宁波先后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精心编制了《宁波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对宁波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整体的规划。
  一方面,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宁波广电集团的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正在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同时,在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础上,积极推进国有文化资源整合重组,先后组建了宁波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并获得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另一方面,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涌现出的“海伦钢琴”、“音王音响”、“大丰实业”、“千玉琉璃”等知名文化企业,已逐步在海内外树立品牌优势,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而在相关的文化用品制造、销售等领域,民营经济更是“唱主角”。广博、贝发、得力等文具业龙头企业,年总产值近500亿元,占据了全国五分之一的产量、三分之一的出口额,使宁波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文具之都”。
  与此同时,宁波市文化产业出现的大融合发展成为新亮点,通过文化与旅游、金融、国民教育、城乡建设的融合,尤其是和科技的融合,推动了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换代。2013 年宁波成功创建了宁波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这是宁波第一个国家级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品牌,未来将更多地享受国家层面的政策资源和科技支持。
  
  集群集聚和重大项目加速产业发展
  作为低碳产业、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不仅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宁波市积极创新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做大做强文化市场主体,把传统经济领域发展块状经济、形成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嫁接到文化产业,拉长产业链,形成集群优势,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十二五”以来,宁波重点打造了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增强重点文化产业区块的特色优势、综合竞争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集群。全市已有20余家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核心区建成面积已有3000 余亩,集影视拍摄制作和文化旅游为一体;“和丰创意广场”占地117 亩,总投资33 亿元,是亚洲最大的工业设计园区;其他如“宁波文化广场”、“创意1956”、“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区”、“鄞州国家动漫产业园”等园区均按照不同功能定位,集聚了大批文化创意企业。“鼓楼沿”、“南塘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也完成重建,重新焕发昔日光彩。
  宁波以推进“1235”工程为抓手,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在经济领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移植到文化产业。目前宁波已建立了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库并编制了文化产业重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共有在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39个,总投资约693.86 亿元,前期项目18 个,计划总投资约368.05 亿元。其中,作为重点项目的宁波象山影视城,其高速发展受人瞩目。按照场景为表、产业为里、文化为魂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以象山的自然资源优势、上海杭州的都市优势、横店的基地规模形成优势良性互动,逐步建成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服务、作品发行、影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与动漫创作、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影视文化集聚区,年均拍摄影视作品150部,获得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影视拍摄基地”、“中国十大影视基地”等称号。与此同时,这一产业区将在十年内基本建成4 平方公里核心开发区,并统筹辐射14.7 平方公里的影视文化产业规划区,成为宁波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和功能聚合型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而从2012 年以来,华侨城、华强中华复兴文化园、美高梅“中国假期”等超百亿级的重大项目接连落户、签约、开工,这些都为宁波文化产业发展加足了后劲。
  作为宁波市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园一年多来,和丰创意广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目前入驻企业102家。2012年,和丰设计创意总产值约3.8亿元,带动产业化规模超过380亿元。
  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华侨城宁波文化旅游项目“欢乐海岸”和“四明山谷”已正式动工。 总投资128亿元的华强中华复兴文化园2013年3月签约,由“非物质文化博览园”、“复兴之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明日中国主题园”三大主题园区构成,一期非遗主题公园将于2014年春节后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16年春节可建成并对外开放(24个月的工期),复兴之路主题公园计划于2017年春节建成并对外开放。
  由全球最大城市度假娱乐综合体投资运营公司美高梅度假集团主导投资的钓鱼台·美高梅“中国假期”项目,去年签约入驻宁波杭州湾新区,将开发建设MGM中心城娱乐核心、探索教育主题区和“漫湾”生活度假区三大功能区。
  据专家评估,仅凭借“中国假期”、“中华复兴文化园”这两大文化休闲项目,若干年后,杭州湾新区每年将吸引千万人次的游客。
  
  民资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民营经济发达,一直是宁波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宁波民营资本积极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文化用品制造、印刷复制、影视制作发行、工艺美术等领域,宁波民营经济一直是中坚力量。
  近年来,《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加速了民营资本与文化产业的“联姻”,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更多的宁波民营资本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先机,也纷纷向文化产业投来“橄榄枝”,民营资本与文化产业“联姻”的步伐加快。
  “宁波民和”自2009年开始转向动漫、影视文化产业以来,把“那萨尔丁·阿凡提”打造成了一个知名动漫品牌。动漫电视系列剧《少年阿凡提》不仅在央视播出,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的“中土动漫产业高峰论坛”上亮相,且荣获了2012 年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民和与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新时代出版社进行战略合作,出版了“那萨尔丁·阿凡提”品牌系列图书。为了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公司投建民和·惠风和畅文化产业园,一期投资7亿元。这个以“那萨尔丁欢乐小镇”为核心的主题商业体,建成后既可以游乐,也可以购物,既有戏剧,也有美食,还有真人版的网络游戏等,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和童话般氛围的文化主题公园。
  宁波联合集团投资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打造华东最大的婚庆基地,让文化旅游产业走上市场化发展道路。总投资25亿元的梁祝文化产业园将以梁祝文化为核心,以婚庆产业为龙头,建成集特色餐饮、创意零售、精品酒店、艺术活动为一体的主题街区。
  被称为“中华文化华尔街”、“长三角数字硅谷”的中国金融数字文化城,坐落在宁波镇海新城南区绿核南部地块,计划投资50亿元。这是中国首个集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三大板块于一体的高端文化产业基地,也是目前唯一的整合了金融资源,对科技、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度支持与培育的创新模式,以打造“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有全国影响力,宁波市最具产业规模、最具文化特色、最具活力的文化产业集群”为定位,将倾力打造形成全天候都市游憩商业区办公区以及宁波北部休闲大本营。

 

 
 
上一篇:2013年宁波十大版权事件评出 下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