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7-08文章来源: 温州金融办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民间金融市场基本保持适度活跃,利率水平呈现逐月平稳下降的变化趋势,据“温州指数”监测显示,5月份我市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为20.35%,比上月下降0.07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下降0.9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呈现连续5个月下降,1-5月的月环比降幅分别为0.25、0.5、0.03、0.13和0.07个百分点,但月降幅趋向缩小。与银行贷款利率相比,当前民间融资利率水平约为我市银行贷款平均利率(4月份为7.32%)的2.78倍。从5大监测市场主体利率变化情况看:
1.典当行、担保公司等其他市场主体。利率水平最高,基本都超过4倍银行贷款基准利率。5月份,该主体的年利率为27.63%,比平均利率高7.28个百分点,为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61倍。今年以来,该主体的利率水平基本保持在27%-29%之间,属于相对稳定。
2.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定价机制成熟,利率水平基本控制在社会公众能够接受的利率价格范围内。5月份,该主体的年利率为19.47%,比平均利率低0.88个百分点。5月份,我市多家小额贷款公司推出降息政策,将额度较小的贷款月利率降至1%左右,降幅接近50%,并将50万元左右的小额贷款比例大幅提升,预计未来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融资中介机构利率将有较明显的回落。
3.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作为温州金改的创新举措,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主要发挥资金与项目融通的桥梁作用,利率水平与实体活跃度密切相关。5月份,该主体的年利率为18.12%,比平均利率低2.3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下降1.35个百分点,比平均利率多回落0.37个百分点。
4.社会直接借贷。5月份,该主体的年利率为15.29%,比去年12月下降1.26个百分点,降幅超过平均利率,其中2-5月连续4个月保持下降。
5.民间借贷服务中心。5月份,该主体的年利率为17.62%,环比上升2.16个百分点。作为撮合自然人之间借贷的中介机构,监测发现,今年以来,资金供给方对利率定价的主观性有所增强,利率水平的波动性开始变大。其中,3月份利率最高,达到18.11%,4月份最低,仅为15.46%。随着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高,预计未来该主体的利率水平将更加灵活,利率的波动性会逐步增大,民间主流利率的代表性也将逐步增强。
二、当前我市民间融资利率的主要特点
(一)大额融资利率仍处上升但融资比重明显减少。5月份,我市民间融资单笔大额融资(500万元以上)的年利率为22.95%,比平均利率高2.6个百分点。且从今年以来的利率变化走势看,大额融资的利率普遍比平均利率高,平均至少高出2个百分点,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与平均利率走势正好相反。中等额度融资(100-500万元)、小额融资(100万元以下)利率均比平均利率低,以5月份数据看,中、小额融资的年利率分别为19.43%和18.55%,分别比平均利率低0.92和1.8个百分点,且各月份的利率波动均不超过0.5个百分点,保持相对稳定的利率水平。
从融资金额结构看,今年以来,我市民间融资中大额融资行为明显减少。5月份,我市民间融资单笔大额融资的比重约为16.05%,比上月下降1.27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更是大幅下降18.3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下降且各月份的降幅至少在1个百分点以上。而中等、小额融资的比重均有所上升,其中:中等额度融资的比重约为35.74%,分别比上月、去年12月上升1.71和10.32个百分点;小额融资的比重约为48.21%,比上月略微下降0.44个百分点,但比去年12月上升7.99个百分点。
(二)企业用于流动周转资金利率虽有降幅但仍处高位运行。5月份,我市民间融资用于企业流动周转的年利率为20.57%,比去年12月下降1.83个百分点,比平均利率多回落0.85个百分点,虽然仍高于平均利率,但利率差在逐月缩小,两者的利率差已有去年12月最大时的1.07个百分点缩小到5月份的0.22个百分点。而融资用于扩大生产经营的年利率一直处在18%-19%的区间,保持相对稳定。
从融资用途结构看,我市民间融资中用于企业流动周转的比重均在50%以上,5月份为51.73%,比去年12月上升0.64个百分点,而融资用于扩大生产经营的比例则有所下降,5月份为46.72%,比去年12月下降1.56个百分点,这与当前形势下企业观望情绪浓厚、投资信息不足有关。其他如用于婚嫁、购车等生活消费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反映出当前我市民间金融市场对于解决企业或个人资金周转困难的作用在增强,同时也说明民间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有待增强。
(三)中长期融资利率稳定但短期融资利率逆势上涨。今年以来,我市民间融资中期(1-6个月)、长期(6个月以上)融资的利率相对稳定,中期融资的年利率保持在19.5%左右,长期融资的年利率保持在16.5%-17.5%之间,月度间利率上下浮动均不超过0.5%。而短期融资(1个月及以内)则保持高利率水平,并逐月小幅上升,说明资金用于临时垫付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临时转贷市场需求旺盛。5月份,短期融资的年利率为23.93%,为近4个月最高,比去年12月上升1.44个百分点,比平均水平高3.58个百分点,反映出当前我市民间短期融资需求依然旺盛。
从融资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融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5月份,我市民间融资中、长期融资的比重分别约为75.43%和11.08%,分别较去年12月上升4.38和1.61个百分点,而短期融资的比重则由19.48%下降到13.49%,除了2月份春节期间大幅反弹4.91个百分点之外,其余月份均保持下降态势。
(四)信用借贷占比仍然较低但利差空间较大。从利率水平看,担保借贷的年利率高于平均水平,约高0.5-1个百分点,但今年以来利率水平持续回落,利率价格的走势基本代表了平均利率水平。5月份,担保借贷的年利率为20.69 %,比平均利率高0.34个百分点。信用借贷的年利率较低,平均水平约16%左右,但议价空间大,高利率与低利率的利率差很大。监测显示,信用借贷的最高年利率可以达到40%左右,最低仅为5%左右。
从融资方式结构看,担保借贷依然是主要方式。监测显示,我市民间金融市场通过担保方式融资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0%以上,去年12月最高,达到89.72%,5月份最低,为80.33%,与之相对应的,信用借贷的比例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2月份最高时也仅为6.15%,1月份最低时只有3.38%,5月份为4.7%,而其他如房产抵押、汽车抵押等抵押借贷,占比均不高,担保借贷仍然是我市民间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截至5月底,“温州指数”已编制发布满半年,并于今年1月份开始,正式实现按日实时发布,7月份开始,将在全国部分区域内发布。从运行情况看,“温州指数”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工具定期发布,为我市民间金融市场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使温州过去全凭“道听途说”、“主观感觉”的民间融资利率定价方式逐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有效发挥了“风向标”和“温度计”的作用。下一步,“温州指数”应重点挖掘使用价值,突出实用性。
一是加快形成并发布组合型的利率指数,融资方式、融资期限、融资金额等多种因素组合的“温州指数”,能够为融资需求方根据自身情况,快速找到需要参考的利率价格。
二是深入调研我市各个实体行业的生产经营对资金价格的匹配情况,深入了解各行业能够承受的资金价格水平,如眼镜行业当前的利润空间能够承受的最高利率是多少,等等。建议与“温州指数”配套发布,为民间金融市场对接实体行业提供一个资金价格配对的借鉴参考,引导融资利率回归理性,促进民间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发布“温州·中国民间融资价格指数”,充分发挥在外温商、银行机构等力量,建立全国性的民间融资利率市场指数,扩大现有“温州指数”的影响面,努力为国家宏观政策出台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探索经验和实践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