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第九届文博会首日隆重发布《2013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
发布日期:2013-05-24

中国文化产业网    时间: 2013-05-18

 

17日下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吴江波宣布《2013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以下简称《重点项目手册》)正式发布,本次发布会受到广大展商和投资商的一致好评。

 

一、《重点项目手册》亮点突出,特色鲜明

 

与往届文博会相比,本届文博会《重点项目手册》特色更加鲜明,亮点更加突出。一是坚持“优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双优”原则,精心征集优质文化产业项目,为海内外展商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征集到了项目3416个,这些项目注重文化内涵提升,精品化程度高于往届,项目覆盖全国37个省、区、市及部分地级市;内容涵盖了文化产业的11个行业,其中,演艺业14%、娱乐业1%、动漫业8%、游戏业3%、文化旅游业44%、艺术品业1%、工艺美术业8%、文化会展业1%、创意设计业2%、网络设计业1%、数字文化服务业13%。二是发挥综合性展会特色,项目涵盖面广。主要以文化产业核心层为主,涵盖了动漫游戏、影视音像、网络文化、娱乐演艺、数字出版、文化旅游、文化设施、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多个文化产业类别。三是市场发展潜力更大。在历届文博会上,许多签约项目现在已经开始实现经济效益,本届文博会更加注重对入选项目的市场能力进行评估,确保越来越多的项目在签约之后,走向快速成长,开花结果的发展道路。四是更加注重“文化+科技”的融合,注重项目未来前景。本届文博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突出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着力突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二、发布重大项目,推动文博会交易向纵深发展

 

文博会是创意的结晶,2004年,深圳创造性的提出了举办首届文博会;2006年第二届文博会,文化部创造性的推出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手册》,由于取得了良好的实效,自此每届文博会,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支持和指导下,文博会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力量收集、编印年度《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手册》,同时通过打造项目交易的投融资平台,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交易服务,旨在为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的交易与合作,促进文化创意成果的转化,实现文化产业项目与资金、资本等的有效对接,助推文化项目交易,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三、文博会项目交易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实效

 

经过历届文博会的培育与发展,文博会上的重大项目交易逐渐落地生根发芽,并结出累累硕果。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河南郑州歌舞剧院推出的精品舞剧《风中少林》,是一部充满典型中国文化元素的艺术作品,在2006年的第二届文博会,该剧受到海外采购商的青睐,成为此届文博会的亮点。郑州市歌舞剧院与深圳市演出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代理合作协议,其作为国内总代理和国外一级代理,全权负责《风中少林》的市场推广运作,拓展海内外市场。同时,美国蓝马克娱乐集团与该剧院签署协议,将《风中少林》重新包装后推向国际市场,并在美国演出两年约800场。此后,该剧又与澳大利亚的演出公司签约,于2009年在堪培拉、墨尔本、悉尼3个城市进行了33场商业演出,近100万人观看演出,在海外掀起了一场中华文化旋风。自从第二届文博会与国外观众见面后,《风中少林》便开始风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演出达上千场。现在该剧已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数十家演艺机构商谈和签订了相关演出意向和合约。

 

在第五届文博会上,德业基集团看到了端砚的文化市场和品牌力量所蕴含的投资商机,该集团与白石村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将白石村打造成为集文化交易、艺术交流、旅游观光、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端砚文化村”。据目前不完全统计,端砚文化村每年创造的产值大约为2亿元以上。今天的端砚文化村,每天都吸引大量的热爱传统文化游客观光采购商。端砚文化村在文博会平台上的成长,说明了文化与资本的对接,为传统文化资源插上了转型升级的翅膀。

 

第七届文博会上,黑龙江特色产业——“冰上杂技”项目在文博会赢得了海外采购商的关注,并成功签约赴以色列商演。此次签约之后,该项目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在除以色列、哈尔滨两个驻场演出场地,还新增了法国、北京两个驻场演出场地。

 

 
 
上一篇: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 下一篇:关于加快推进宁波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
【关闭本窗口】
2007-2024 宁波民和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维网络 浙ICP备081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