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画片《少年阿凡提》的传承与创新
2012年05月14日《文艺报》夏 烈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深藏着一位很是崇拜的人物,我愿意相信那不是艺术的虚构,而是生活的真实,哪怕他在电视里只是一个木偶。他仿佛离我有些远——隔着一段历史的沙漠,一段高山大河以外的绿洲;他有两撇俏皮的山羊胡子,有聪明幽默、玩世不恭的黑亮眼睛,他和他的小毛驴刻入了一代少年人的认知和欢乐。当我今天回望,突然觉得性格中的爱管闲事和敬佩打抱不平的义气,原来在这段记忆中都有蛛丝马迹。他就是阿凡提,我是依赖上世纪80年代初的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与他相遇的。
就是这部木偶动画片,与同时代的大多数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中国动画片一起,构成了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动画艺术的骄人业绩,构成了至今令中国动画人心情复杂的“中国(动画)学派”时期。如何回应三四十年前的这一中国动画艺术高峰,形成市场经济和全球动画技艺不断刷新背景中的“新中国(动画)学派”,我想,终归是当代动画人的心中所想、梦中所愿。虽然,我所听到的更多当下的中国动画创作与产业一线的人们总是要解释“中国学派”与今天的种种不同,似乎并不愿意多谈这一名词,甚至刻意地做些区隔,而我的理解,这一切不过是“影响的焦虑”。
有人大胆地“破题”。不但不担心重启同一个题材而前人已需高山仰止,并且它可能还在冒犯目前这样一种动画题材的危机论:当代生活在中国动画片中几乎无所作为,何必把金钱和时间浪费到一个传统题材当中翻来覆去?——对于后者,我也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原因是,目前中国动画艺术表现当代生活的作品实在不多,遑论佳作,而古老题材集中在几部名著的跟风上,往往换来的却是一堆粗糙的废品。但当我看完民禾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已经杀青的《少年阿凡提》的前26集,我乐意为这样的“旧瓶新酒”叫好,看得出主创团队动足了脑筋,写就了一份很好的答卷。他们漂亮地续出了旧有题材的新意境,用实践的成功修正了关于题材姓“古”还是姓“今”并非中国动画原创力有或没有的原因。
比如在《少年阿凡提》的创作名单中,依旧能看到总策划中有艾克拜尔·吾拉木的名字,这个名字曾经和《世界阿凡提笑话大全》连在一起,是新疆作家中阿凡提故事的集大成者,换言之,这说明了《少年阿凡提》同样源自民族传统和民间文学的营养。我的一个看法是,像这样触及经典的故事或者文学作品、人物或者题材的,关键还是“怎么写”的问题,仿佛用同样的食材做佳肴,照例有百十种不同的烹调法,遗憾的是,思维固化、缺乏创意的人不相信还有路径可通,总觉得此路已绝,这同样可以判定一个动画导演的高低。
《少年阿凡提》首先从人物设定上找到了自己的独特空间。将人们印象中的中年阿凡提拉回到少年,于是简单巧妙地做起了“前传”。可“前传”哪有那么好做,若没有一套符合发展逻辑的早期人物性格来与人们印象中的阿凡提匹配,反容易弄巧成拙。在《少年阿凡提》中,小阿凡提(纳萨尔丁,这是阿凡提的真名;阿凡提,其实来自突厥语:“Efcndi”,意为“先生”、“老师”,是对有学问、有知识人的尊称)不但聪明机智、友爱仗义,还有一些小缺点,比如顽皮淘气,爱说大话,爱出点风头,这种不完美成全了阿凡提少年形象的可亲可爱、真实可靠。作为小阿凡提对立面的巴依老爷和他的老婆,人物设定自然需立场相对,以形成有效的戏剧冲突,不过看得出来,编剧在巴依和他老婆的关系中融入了《喜羊羊和灰太狼》中最讨大众喜欢的“灰太狼—红太郎”模式,打打闹闹又温情蜜意,丰富了人物关系和观赏的喜感。可圈可点的另一个角色是巴依老爷的宝贝儿子,糅入了当今社会“富二代”的某些特点,他是阿凡提的同学,这个角色并不一味的是坏品性的象征,反而呈现出维护父亲但又热爱伙伴的亮色,在《巴依分羊肉》《学舞风波》等集中,总能见到他贪吃、懒惰但天真、善良、向上的一面,他几乎跟小阿凡提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然后,是对人物和动物细节的揣摩,增加他们丰富的表情和细节感染力,增加他们通过细节“抖包袱”的能力——对于细节的作用及其表现手段的重视也使《少年阿凡提》高出于国内动画片的普遍水平。而上述无论是对人物关系、性格特征的设定,还是细节的重视,都在反映该动画片主创团队不俗的文艺素养,即动画片创作团队对于文学性的感知力与把控力。
《少年阿凡提》的另一创新法宝是通过技术追求来达到艺术突破。这是一部三维动画片,技术上启用了目前国内首屈一指、领衔三维动画CG技术的佼佼者,也是国内惟一一家两度获得电影“华表奖”的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制片人兼编剧朱军如此介绍说明:“所谓CG技术,也称真人动漫制作技术,是国际前沿的数字技术。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三维动漫,从模型的毛发甩动、衣料摆动、肌肉抖动、脸部表情生成等方面都可见一斑。曾经热映的美国大片《阿凡达》采用的动漫制作技术就是CG技术。”可以这样说,当年《阿凡提的故事》因为技术的客观原因,无法具有眼前《少年阿凡提》这样精致的视觉效果,前者的质朴风格和后者的逼真视觉说明了技术在动画艺术中的独特作用,新技术发展及其与良好的叙事、构思结合的时候,就会产生艺术境界的转型与嬗变,从而让《少年阿凡提》也在传统的传承中获得了别样的创新与现代气息。
“阿凡提”从来就是一部与人民生活、情感、智慧紧密相关的故事书,他天然具备的机智幽默曾经被良好地保留在了《阿凡提的故事》中,今天又被醇正地保留在了三维动画《少年阿凡提》中,真正地寓教于乐甚至纯粹地传达着故事、情节、细节带来的赏心悦目,这是观众的福分。而刻板露骨地说教,将一堆成人社会都消化不良的名词敲不碎地漂浮在以青少年为主体受众的精神饮料中——这是一种艺术的敌人,也是人类精神养成中的毒胶囊——《少年阿凡提》的主创们庆幸懂得这一规律,所以他们的成功令人满意,他们为传统题材的有机创新提供了一个当代范例。 |